新课程实验背景下的通用技术课教学

发表日期:2011/3/18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749
 

王雪美

普通高中通用技术课程是一门立足实践、注重技术技能的传授、体现科学与人文融合,紧密联系生活。是与九年义务教育中的信息技术教育和劳动与技术教育相衔接,以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为主旨,促进学生全面而富有个性的发展为目标的课程。它以提高技术素养为基本目标、以技术设计为主要载体、以动作技能学习与心智技能发展相结合、科学与人文相结合为基本特征、以国家课程为重要保证的通识性基础课程。通用技术课中,教师以基础的、宽泛的、与学生日常生活联系紧密的技术内容为载体,通过技术教学活动,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通用技术是教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这对培养学生的创新思想、动手操作能力、设计能力都很有益处。在国外,从幼儿园开始就进行这方面教育,我们的起步已经很迟了。我个人认为是:通用技术”=“劳动技术”+“科技活动”+“研究性学习。三维目标中:知识与技能——与劳动技术课的要求相似;过程与方法——与科技活动相似;情感态度价值观——与研究性学习的相似。

一、通用技术的困惑

1.高考导向不明,课时相对不足。多数学校每周一课时,要求通用技术课老师一学期上完《技术与设计1》,36课时的教学任务18课时难以完成任务。其实技术课程与科学课程相比具有更强的综合性和实践性,更贴近动手,更贴近发明、创造,而技术发明创造是建立在各门学科知识基础上,并把这些知识融会贯通的结果,通用技术课对其它课程不会产生冲击作用,相反只有好处。

2.学生认识不足,学习压力影响大。现在学生和家长只对考大学感兴趣,对课改不感兴趣,任何有可能影响学生高考的课改都能触动他们的神经,而家长、学生、老师的心理时刻影响着包括通用技在内的课程改革的顺利实施。

3.教材技能要求高,学生能力不济。新教材在知识与技能的技能方面要求较高,有些内容甚至超过我们绝大部分学生的认知水平,而且章、节、内容跳跃性很大,现在高中学生在小学、初中阶段都没有很好地上过技术课,学生学起来没兴趣,老师教起来也非常吃力。

4.教学资源不足,教学效果受限。“一个专业既是一种高度复杂和熟练的工作,又是一种根植于知识的专业行为”。构成教师专业的标准是需要有完善的专门知识体系作为教师从业的依据,理论与经验的基础知识是教师专业的中心。通用技术教师队伍和其他学科还不一样,其他学科的教师有与之相对应的专业学科体系支持。而通用技术的老师则是来自各种不同学科,面对的又是一门崭新的学科,执教教师需要新掌握的东西太多,同时还要承受许多无形的压力(业务、地位、待遇、经济等),一旦离开自己教授已熟悉的学科,投身到这一切都是未知数的领域,对于执教教师来说都是一种艰难的选择。因为只要离开原来教学岗位,可以说就意味着原来的位置就会不复存在。而且与教材配套的课程资源严重不足,这一问题所有的学校都存在,没有老师上课用的常规教具,平时要找到教辅资料也很难通用技术课程实践性较强,对专用教室、仪器设备有一定要求。

二、创造课程教学资源,培养学生创新能力

通用技术是教人发现问题、处理问题的方法,通用技术科学不是具体的技能,而是一种思想方法。通用技术是培养学生的技术素养和创新能力。在教学中教师要保持自己特色的教学方法,把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创造潜能作为教学深层次的追求,要引领学生走向创新方向,在设计问题、设计方案、设计评价时特别要注重学生发散思维、想象力的训练,注重启发学生多方案的提出,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具体做法如下:

    1.鼓励提问 ,提倡质疑

    学生喜欢提问,是好奇心强烈的表现,是思维活跃的表现。从事科学研究的人,若不能提出问题,便缺乏最基本的科研能力。

   从日常生活、学习中选择研究课题。我们的研究课题应体现让学生自主参与,积极参与类似于科研工作者的探索活动,获得体验,逐步形成一种在日常生活与学习中喜爱质疑、乐于探究、努力求知的心里倾向。课题选择必须从学生实际出发,这样才能起到既激发了学生对新问题探究的兴趣,又调动了他们学习的主动性。例如:让学生用铁丝设计制作防风定位衣架,用铁片设计制作定量茶叶盒等,都收到了良好效果。

   让学生从熟悉的生活实践中提炼课题。从教师给出课题到学生亲自选择课题,需要过渡阶段。我们的具体做法是:首先,给出学生要研究的模型或材料,然后过渡到学生自行选择课题。例如:给出撮箕的平面展开图,让学生根据撮箕存在的缺点设计制作新式撮箕,逐渐过渡到要求学生运用所学发明技法自行选择研究课题。

2.动手实践,培养能力

高中通用技术课以设计学习、操作学习为主要特征,立足于学生的直接经验和亲身经历。学生的动手实践、操作、设计是学习的有效手段,是提高技术素养的重要载体,是通用技术课不能缺少的内容。将设计方案进行物化,是培养学生技术素养的重要一环,学生通过自己动手实践,将自己的设计方案转变为作品,既尝到了成功的喜悦,又增长了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这一环节中,要注意培养学生以下观点及能力。

  培养正确的劳动观点。通过动手实践,让学生养成热爱劳动,勤俭节约,认真负责,团结协作,爱护公物,遵守劳动纪律的优良品质和行为习惯。

   熟练使用常用工具的能力。让学生在动手实践中,掌握一些常用工具的正确使用方法,并形成技能。如正确使用电烙铁,掌握焊接技术;正确使用虎钳、铁剪刀、锉、钢锯等。

   绘图能力。通过训练让学生掌握绘图的基本知识,能够将自己的设想,绘制成草图等,并根据所给材料绘出平面展开图。

   形成操作技能。通过最后的加工制作,让学生掌握按照正确操作规程制作,并形成一定的操作技能。

3.作品评价,感悟创新

  将每组同学制作完成的作品在全班同学面前展出,根据作品的科学性、先进性、实用性及劳动观念、态度进行自我评价和他人评价。自我评价时要客观地找出作品的优点及存在的不足,他人给予评价时要引导学生正确对待别人提出的问题,学会从评价中汲取知识,进一步完善自己的作品,欣赏别人的作品。最后,教师要多用鼓励性的语言评价学生的作品,多指出学生的优点,但对普遍存在的问题也要当堂指出

三、朝阳学科,任重道远

在人类发展变化的下一个历史阶段,科学、技术、数学是变化的中心,它们引起社会变化、塑造社会变化,并应对社会变化,是今日儿童应对明日世界的基础。历史表明,生产力越是发展、经济越是开放,一个国家对技术的需求越是迫切和强烈,对国民技术素养的要求也越来越高。这就需要从青少年开始加强技术教育,提高技术素养。

我们的学生生活在科学技术瞬息万变的时代,不断变化的新技术对人类生产和生活的影响越来越大。技术课程不仅有助于提高学生应对未来挑战的能力,提高生活质量,也有助于开拓学生的潜能,促进学生的终身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