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动”起来

发表日期:2011/3/18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684

魏国娥

新高中历史教学大纲强调:“高中历史教学要注意培养学生的创造性学习能力,使学生进一步掌握和运用学习历史和认识历史的基本方法,增强学生自主学习和探究的能力。”因此教师在教学中要重视素质教育,充分体现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即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情感态度与价值观。要求教师在教学中要改变传统观念,落实在课堂教学内外如何让学生在学习历史知识时“动脑”、“动手”,使学生由被动接受知识到主动探究相关学科的知识内容,拓展知识领域,开展研究性学习。

一、让学生在课堂“动”起来

(一)布置探究性问题

教师可先布置几个探究性问题,让学生在课余先查资料进行预习。课堂上先让学生围绕这几个问题进行讨论,发表意见,阐述观点,再由教师点拨、补充、总结。如学习必修3 13课《文艺复兴巨匠的人文风采》笔者布置预习内容:①文艺复兴中的巨匠在其作品中如何体现“人文风采”?对人文主义有进一步了解;②除课本介绍的作品外,文艺复兴还有哪些文学作品?③文艺复兴的影响是什么?让学生结合文学寻找答案。所以,在本课学习中学生对这几个问题都能畅所欲言,各抒己见,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在课前已进行学习活动,在上课时更能参与学习过程,这就体现了新课程“三维”目标中的“知识与能力、过程与方法”。

(二)精彩的新课导入

“良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历史教学的新课导入很重要。精彩的新课导入能吸引学生的注意力,打开学生的思路,活跃学生的情绪,对本节课学生的思维能力起到关键作用。如在学习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中导入本课时,笔者以2008年北京奥运会的开幕式引入:“开幕式中如何展示中国五千年的文明”,“四大发明”,学生异口同声地回答。“四大发明是什么?四大发明对东西方的影响又是什么?”学生情绪高涨进入其他内容的学习活动。在学习必修324课《毛泽东与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时以毛泽东的《东方红》歌曲导入,通过教师的讲解,学生对这位伟人领导中国新民主主义革命胜利的丰功伟绩有了进一步了解并产生无比崇敬之情,使学生树立远大理想,决心为祖国建设事业贡献自己的光和热。这充分体现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中的“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三)课堂注重历史与现实的结合

2007年高考题的非选择题100%使用了各种版本均未出现过的新材料或新情境,内容与考生生活与现实紧密相关。在考查考生运用所学知识提取信息并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的同时,也引导考生更多地运用历史思维关注现实社会和自身的发展。所以“一心只读圣贤书,两耳不闻窗外事”的时代已经过去。我们要培养新时代的接班人,一定要教育学生关心天下事,关注现实,把历史与现实甚至未来结合起来。在学习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6课《中国古代的科技思想和实践》时:讲到张衡发明地动仪时,笔者语气强调是“测定方位”还是“预测地震”?(大多数学生认为是“预测地震”)。假如是“预测地震”,2008年四川“5·12大地震”,为什么还不能预测?。本节课师生还就“地震”这一自然灾害进一步探讨了相关的地理方面知识。这就使学生对所学知识融会贯通:今天人类在战胜自然灾害的能力还很有限;我们必须坚持“可持续发展”;如在地震带上的建筑物先要考虑抗震又要考虑发生地震时不要造成太多的损失。引导学生关注人文地理,关注科学探究。

(四)要给学生创设问“问题”的空间

有些老师常说学生不爱问“问题”,其实不是学生没有问题问,而是老师没有给学生问“问题”的机会。这种方法不是以设问组织课堂教学,也不是站在问题面前去分析,去寻找解决问题的办法,而是由教师创设提出问题的实际环境,刺激学生提出高质量的问题,包括合情合理的常规性问题,也包括显然的非常规性问题。问题解决不是单向性,问题答案可能是多种多样的。在解决问题的过程中,教师主要扮演教练的角色。如果学生在解决问题的“迷宫”中迷失了方向,教师就在旁给予提示,让他们继续前进。这个过程就好象剥洋葱一样,大家努力剥,剥掉一层又一层,剥的越多,嗅到的洋葱味就越浓。如教师在讲授辛亥革命的结局时,可以先提出问题,让学生讨论辛亥革命是成功了还是失败了,然后教师启发学生思考提出疑问。有的学生就提出“假如孙中山不让位,情况会怎样?”一石激起千层浪,同学们立刻七嘴八舌地讨论起来。教师引导学生讨论,并展开合理想象。在学生讨论基础上,教师归纳总结,得出结论:孙中山为当时形势所迫,被迫让位。

二、让学生课外活动“动”起来。

每一节课时间有限,很多问题需要学生亲身体验,投入地参与,才有好收获。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了一些历史学习活动。这是历史新课程的“三维”目标之中的“知识与能力”和“过程与方法”在实际中的运用。

(一) 利用网络资源,增广学生见闻

引导学生利用网络查阅历史资料,解答难题;还可以在历史论坛中发贴自由发挥,充分表达意见,使知识得到运用。如必修3《文化发展历程》第1课《孔子与老子》教学中,关于“三孔是什么?”“ 孔子姓孔吗?“孔子姓氏小议”这些问题留给学生课余利用网络查阅历史资料,解答。因老子是被奉为道教的鼻祖,所以学生可在课余查阅有关“道教”概况,从而扩大知识面。这些课外作业是课本知识的延伸,而且与现实联系起来。学生通过课外“动”起来,学习的知识远比在课堂学习要多,而且在局部中兴起“孔子”热、“道教”热。

(二)进行历史知识竞赛,调动学生学习热情

每学期适当搞一、二次历史知识竞赛,或与政治史相关,或与经济史相关,或与文化史相关,或与中国五千年文明息息相关,都能调动学生学习历史的激情,或研究历史文化的冲动。如在学习必修1政治文明史之后,我们历史组搞了一次知识竞赛,内容有关“中国的古都(六朝古都之类)”“中国皇帝的趣闻(关于皇帝的年号,谥号)”等相关知识。如在学习必修2经济史之后,我们历史组搞了一次知识竞赛,内容有关“中国的陶瓷”(鉴宝之类)“中国古代对外贸易”等历史知识;在学习必修3文化史之后,我们搞了一次有关“中国京剧”“中西书画艺术欣赏”等相关知识的竞赛活动;同学们热情高涨,对中国五千年文化多一份了解。

(三)开展研究性学习,培养学生探究能力

新课标教材在每一课都设计了探究活动,这说明普通高中历史课程将改革的核心定位在培养学生的创新能力上,强调在教学中开展探究式教学活动,培养学生的科学探究精神和探究学习的能力。为此教师应指导学生在课外时间进行了一些历史学习活动。开展研究性学习,让学生在研究性学习中“动”起来。每学期我们历史组以征文形式,拟定一个范围,让学生对自己感兴趣的内容进行研究性学习。如去年我们高二历史组以“潮汕文化习俗”为题,让同学们围绕“潮汕工夫茶”“潮汕春节习俗”“潮汕七夕节”为题,分小组找资料,对资料进行甄别,筛选;然后整理成小论文,最后在班上交流,展示。历史组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评比,分为一、二、三等奖。这一活动,同学与同学在分类搜集,整理资料中,培养了动手能力、合作能力、甄别筛选资料能力;对潮汕文化有进一步的了解,增进一份潮汕文化的感情。

总之,在教师引导下,让学生在课堂内外“动”起来,让学生学会终身学习,这符合教学目标,也符合学生终身发展的需要,更符合当代育人的标准。只要我们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实践、不断探索、不断提高,充分调动学生积极性,让他们变被动学习为“我要学习”,我们的学生就能成才,我们的教育事业就能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