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语文新课改

发表日期:2011/3/18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713
 

王珍

普通高中新课标已经颁布实施,新课改正在全方位、多层次地开展,并取得可喜的成效。为了推动语文新课改顺利深入开展,必须运用既是科学世界观,又是科学方法论的唯物辩证法指导语文新课改。笔者认为:应该正确认识和处理下列几个问题。

一、人本与文本的关系

所谓“人本”,就是以人为本,以生为本。所谓“文本”,就是文化载体,就是教材,就是课文.旧式语文教学以“教师教材教室三教为中心,以教材为中心变成了文本主义。

以人为本,以生为本的理念,是语文新课改的核心理念,也是素质教育的本质要求。新课改倡导以人为本,反对文本主义,并非意味着不要文本。文本是工具,是手段,是例子。脱离了文本,也就没有人本。

语文教学的以人为本,就是要以培养学生的语文能力为本。所谓语文能力,就是能够准确而又有创造性地与人交流信息的能力,包括听说读写等接发信息的能力。课文的写作是作者的一种创造,教师的备课是一种再创造,而学生的学习和运用则是又一次的再创造。语文阅读课堂教学的目的,是为了培养学生独立的个性化的创造性阅读能力。对话教学是培养这种能力的较好教学形式。

对话教学是一种多方交叉互动对话的教学方式。其中,最重要最有教学价值最需要探究的是学生与课文对话,这才是学生自主学习的本质体现。学生在与课文对话的过程中,感受课文的意蕴,感悟课文的精神。感受就是一种接受,一种继承。感悟就是一种创意,一种创新。与人讨论和交流,就是又一次的再创造了。这才是新课改语文教学的本质魅力。语文学习的美妙境界在于自觉感悟,最高层次在于直觉运用。能够直觉运用,这才是语文教学以人为本理念的落实。

落实以人为本的理念,应该做到尊重学生人格、尊重学生学习的主体地位、尊重学生学习的法律权利。

尊重学生的权利,应该改变以往语文教学中的某些不平等状况。例如:满堂灌时,只有尖子生听懂了,中下层学生似懂非懂;满堂问时,被问的又多半是高材生,其他的成了旁听者;满堂侃时,对话讨论交流的还是优秀生,大多数学生又成了看表演的观众。忽视大多数人成了以往语文教学的通病。大多数学生被忽视,素质教育,新课改,以人为本,都成空话。以人为本,就必须以大多数人为本。帮助中下层学生进步的办法有三:一是立志。二是启智,就是引导学生理解词语含义,领会课文精神。培养理解力,才能推理和判断。三是鉴于语文学习有跳跃性,探索一种既有梯度又有提升性的教学设计,力求以不同层面的学生都有不同程度的提高。

二、学生的自主学习与教师的指导作用的关系

提倡学生自主学习,精神实质在于要求学生主动学习、主动思考,学生是学习的主体,应该发挥主观能动性。然而,自主学习不等于自学,不排除合作学习,更不否定教师的指导作用。只要存在教育,不论是学校教育还是网络教育,教师的指导作用就长期存在。提倡学生自主学习与发挥教师指导作用,两者是辩证统一的。新课标新课改对语文教师的要求不是降低了,而是提高了。对教师的指导作用,不是弱化了,而是加强了。

百年大计,教育为本。教育大计,教师为本。课改大计,教师为本。语文教师是新课标新课改的最直接执行者。因而,语文教师应是新课改的最积极实践者。当前,为推动新课改深入开展,语文教师应尽快实现三个转变:教学观念从以教师为主导,转变为以学生为主体;教学方法从教师灌输传授,转变为学生自主学习,合作探究;教师从业务型转变为研究型。

三、接受性学习与探究性学习的关系

探究性学习是为了克服接受性学习的局限性而提出来的。作为学习方法,接受性学习和探究性学习不是截然对立的,两者的关系是辩证统一的。接受性学习重在传授和继承,探究性学习重在发展和创新,前者是基础,后者是提高。两者相辅相成。

语文的探究性学习,首先要探究的是,探究什么?如何探究?

探究什么呢?有三方面值得考虑:

1.经典语文,其实就是作者对事物本质的认识,或者对事物发展变化以及之间联系的逻辑性规律性的理解。课文的主题,其实就是事物本身具有的意义,经作者提炼成为主题。课文的观点,其实就是事物的逻辑性规律性,经作者概括抽象而成的观点。因而,语文教学需要探究的中心和重点,就是弄清作者如何理解事物的本质和规律,并且是如何表达的。

2.经典语文的生命,是矛盾,是问题。没有矛盾和问题的文章不是好文章。因而,要探究语文中的矛盾和问题,并且要解读。

3.经典语文平淡有奇,奇妙在于似是而非,似非而是。因而,要探究课文字里行间隐含着的奇妙。海明威写作有个冰山原则,文章只是冰山一角,潜埋着的大部分才是需要探究的宝藏。

如何探究呢?那就必须联想、想象、推理。要实事求是,具体课文具体分析,深入课文而又超脱课文,力求有自己新的见解,并注重养成学生良好的探究习惯,初步掌握科学的探究方法。现以余秋雨的哲理散文《废墟》为例, 进行探究性学习。

余秋雨的散文以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高度融合进行文化思考而著称。文章既是哲理散文,那么,重点和难点在哲理。哲理是作者写作思维的奥妙所在,最具探究价值。

为什么作者开头说诅咒废墟,又寄情废墟。这不自相矛盾吗?请自己解读。

理解不透彻的词语,查词典。什么是废墟?人们心目中的废墟有什么景象?

废墟是怎样产生的?理解词义以及这两个问题,在预习时弄清楚之后,再在课堂上探究:如何看待废墟?作者看到的是一种废墟文化,这是看问题的角度,表明思维的准确性。为什么说是废墟文化呢?因为废墟是历史文化遗迹。比如,中国的阿房宫、圆明园。外国的古罗马角斗场、庞贝古城、玛雅文化遗址等等。这是看问题的广度,表明思维的全面性。那么,究竟废墟的实质又是什么呢?作者在文章结尾指出:古代的废墟,实在是一种现代构建。这是揭示废墟实质的观点。这是看问题的深度,表明思维的深刻性。

总之,废墟既是历史,又是现代;既是归宿,又是起点;既是古代文化遗迹,又是现代文明象征。这是看问题的幅度,表明思维的灵活性。作者是在一定的时间内写好文章的。这是看问题的速度,表明思维的时效性。

由上述可知,看问题的角度、广度、深度、幅度和速度,是科学的思维方法。与之相对应的准确性、全面性、深刻性、灵活性和时效性,则是良好的思维品质。如此探究学习,文章的观点明确了,思路结构也明晰了,散文形散神不散的特点也明白了。更重要的是,从中学习了辩证思维。

综上所述,教师运用唯物辩证法指导语文新课改,不仅要改变教学方法和转变教学观念,更要研究语文本质和语文教学规律。方法是操作性的,观念是指导性的,本质和规律才是决定性的。只有认识和掌握了语文本质和语文教学规律,才能更好地贯彻语文新课标和深入开展语文新课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