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发表日期:2011/3/18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1410
——对提高学生写作水平的几点认识
 
朱海燕 

长期以来,作文教学一直是语文教学中最令师生头疼的事:教师不好教,学生不愿写,效果不明显。即使学生写了,交上来的作文也常遇到这种情况:词汇贫乏、内容空洞、结构单薄、情感苍白,“假大空”满天飞……马虎应付,把写作文当“苦差”。

其实,我们正处于社会变革、转型、融合的大时代,社会生活丰富多彩,信息传播快捷多样,校园生活绚丽多姿。但学生却普遍反映生活单调,没啥好写。我觉得这正反映出了我们平常作文教学的主要弊端:学生远离生活,漠视心灵,忽视了对现实世界的关注和对“人”自身的关怀,精神家园荒芜,没了自己的情感,没了自己的话语,作文成了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的应试“新八股”。

怎样才能改变这种现状呢?我认为应该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人生;鼓励学生博览广采,夯实文化底蕴,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教会学生学会感动,描绘自己眼中的世界,抒写自己的内心世界。只有这样,才能激发学生写作的兴趣,切实提高学生的写作水平。

一、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

罗丹说:“美是到处都有的,对于我们的眼睛,不是缺少美,而是缺少发现。”“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皆文章”。可以说,语文无处不在,作文无处不存。

现今高考的写作命题涉及的内容越来越现代化、现实化和热点化,表达的要求越来越人文性、时代性和思辨性。因而,引导学生关注生活、关注时代、关注社会,敦促学生及时、广泛地了解社会生活,用积极的心态投入生活,热爱生活,感悟生活,发现人生中的真善美,用自己的真实感受抒写“自我”,言我所思,势在必行。在多年的教学实践中,我一直鼓励学生“多听多看多读多讲多记多发现”,读时文、听新闻、阅报纸、看电视,同时,推荐一些优秀节目、书刊鼓励学生常看常读。

生活唤醒写作,时代赋予文章生机,社会提供写作素材。教师不仅要教给学生书本上的知识,更应引导学生在关注时代和社会生活的同时,热忱地参与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正如茅盾所言“书本上的知识而外,尚须从生活的人生中获得知识”。这样,学生在感悟生活点滴、体验人生甘苦、评论社会风云中,审视生活,反省自己,使自己的精神世界,生命品格得到升华,“生活开始追问生命的意义和价值”(李潮东《现代教育观念的知识学反思》)。

为此,我开展以下活动:成立“自愿者服务队”和“小记者采访组”,利用节假日时间深入到社区、农村、商场,了解、体验生活;开辟班级专刊《“社会•生活”你我他》,由同学们自己写稿、组稿、排版,每两周出版一次,学期末评比。

在学习第六册第二单元有关语言学文章时,针对学生写作时潮汕话大量入文而普通话听说读写能力较低的实际,我要求学生关注潮汕方言和普通话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情况,并进行调查、采访,然后整理成小论文。于是一篇篇文质兼美的小论文在同学们跑图书馆、上阅览室、逛市场、访老乡、走村庄、串巷陌、查网络中诞生。

 “生活是惟一的创作源泉”, 一旦学生的心灵感受到“三关注”给他们带来的精彩,感觉生活的绚丽多姿,在“少年尽识愁滋味”后,就再不会“为赋新词强说愁”而“矫情造文”了。当写作成为“源于生活中的碰撞而产生的需要”时(王尚文《语文教育学导论》),学生笔下自然涌现出“清如许”的独特文章了。

二、鼓励学生博览广采,夯实文化底蕴,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现在的中学生在阅读上普遍存在档次偏低的情况,读书品种驳杂庸俗,热衷于看青少年作家写的另类小说或对网络写手崇拜有加,受社会流行的偶像、动漫画类杂志、快餐文化影响大。疏远经典,不爱读名著,写出来的文章空洞乏味,视野狭窄,粗劣幼稚,立意低下,这一切无不反映出学生文化积淀的浅薄、精神家园的荒芜!

“云逾厚,雨必猛;弓逾劲,箭必快”,“熟读唐诗三百首,不会作诗也会吟。”鼓励学生进行广泛而大量的阅读,不仅能开阔学生视野,而且能将汉语所蕴含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根植于他们的心灵深处,厚实学生的文化积淀,构建自己的精神家园。

在教学中,我组织学生进行比较阅读,并以“时尚与经典”为辩题在两个班学生中开展了一场热烈而深入的辩论会。自由辩论过程中台上台下同学抢着发言,或引经据典,或谈切身体会,纷纷表达看法。通过交流、辩论、总结,既培养了学生的鉴别力提高了鉴赏水平,更重要的是在两班学生中迅速掀起了一股阅读经典的热潮。

于是,我趁热打铁,开展了一系列的语文活动:

1.课前5分钟:你讲我记“诗词曲”。每节课前由一位同学从指定的五部诗词辞典中任选自己喜欢的一首默写在黑板上,接着就该诗的语言、形象、表达技巧、思想内容等方面或综合或择其一重点赏析讲解,然后全班同学用三分钟左右时间背下来。一年时间,学生就能记下一二百首了,既增加了积累,锤炼了语言,陶冶了情操,又培养了审美情趣。

2.阅读课:共享经典。每周固定一节语文课作为阅读指导课,选择那些短小精悍,哲理深邃的纯文学短篇诗意散文,像钱钟书或周作人、林语堂等人的散文。要求学生老老实实、认认真真精读,指导他们做读书笔记。如此持之以恒、坚持不已,学生的文学积淀、分析功底,长足长进。以上两项活动如今已成为我教学实践中不可缺少的环节,成为深受学生欢迎的传统节目。

3.与大师对话:要求每生每月至少读完一部文学著作,读完后写书评或读后感,定期交流,并评出等次。这极大地激发了学生阅读和写作的兴趣。

除此之外,我积极鼓励学生诵读,多记多背,以《新编高中文言文助读》《高中生必背古文名篇》为范本,把250篇文言文弄懂记好。为此,我以身作则,和学生一起背诵:文言文或诗歌要求每篇必背,张口即来;现代文则要求至少朗读三遍,不封顶,多多益善,并用“全面、准确、熟练地概述或复述课文”作为检查手段,加强落实;语文课上,我坚持精讲少析,强化诵读,尽量保证不少于15分钟的诵读时间。

学生长期浸润于博大精深的中外文化,俯仰古今,纵横中外,潜移默化中培养了学生对民族语言的深厚情感,使他们在平日的课堂上或班际校际辩论会中大显身手,尤其大大丰富了他们写作的语言,文章逐步散发出浓郁的文化气息,写作的热情与兴趣被激活了。

“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如果语文教师能为每个学生夯实一个“精神的底子”,使他们有了真正厚实的文化积淀,那么,“胸中万汇凭吞吐,腹有诗书气自华”,还担心学生写出的文章词汇贫乏,内容空洞,毫无审美情趣吗?

三、教会学生学会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放飞心灵的翅膀

为文者,情动而辞发。”“情动”是源于人们对生活的用心感受和深入思考的一种感受。试想,对丰富多彩的世界置若罔闻,熟视无睹,甚或无动于衷的人,又怎能写出摇曳多姿、激情飞扬、感人至深的文章呢?“不曾感动他人的生命是苍白冷酷的,不曾体验被感动的人生是贫乏痛苦的。”中学生正处于多思好动的年华,他们充满浪漫的情思,面临成长的困惑和对未来的憧憬,有太多的情感要倾诉,太多的话语要言说。可为什么写出的文章却情感贫乏苍白、无病呻吟?——因为他们缺乏“感动”,“感动”作为一种心灵的养分,会使人的心灵变丰富、滋润、敏锐而灵动。为了真正挖掘他们的写作潜能,我们应让学生学会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放飞心灵的翅膀,大胆地表达自己所思所感。具体而言,就是使我们的作文教学从发展学生个性出发,贴近学生,走进学生心灵,激活学生思维。

我曾以“父母心”为话题进行作文教学尝试。我先剪辑选用《动物世界》中母狼、驼鸟、大象等动物呵护幼崽的片断镜头让学生在有趣的动物世界中感受“父母心”的广泛性与永恒性。然后将彭丽媛演唱的《白发亲娘》中特写镜头定格:白发苍苍、老眼昏花的母亲正用她那枯柴般干瘦的手在灯下吃力地穿针引线……水到渠成地让学生背起孟郊的《游子吟》。接着,在《白发亲娘》的背景音乐中,我饱含深情地背诵起朱自清《背影》中写父亲穿过栅栏到月台为儿子买桔子的片断。当我背完这个片断时,教室里静得出奇,我知道,他们被感动了。于是,我因势利导,动情地讲起自己的亲身体验和感受,引导同学们从我的体验中生发出自己的体验,引发联想。看到同学们争着发言,抢着倾诉,我及时引出本次话题作文及要求。

这次作文相当成功,虽然大部分同学所选题材仍较陈旧,但情感的真挚与个性的鲜明却是以往任何一次作文所不及的。赖晓纯同学的《因为有了我》倾诉了母亲因生“我”是女孩而倍受重男轻女思想严重的家人、邻里白眼、鄙视的不幸遭遇,热烈地讴歌了母亲在艰难中顽强地呵护“我”,供“我”读书的伟大母爱情怀。

有了感动,生命就有了跃动与激情,于是司空见惯的事物也就因写作者的主观情感而呈现出人格化、情感化。所以,教师应有明确的认识,只要是学生感到有趣的、美的、精彩的,只要是曾被深深感动过的,都可以写进作文。要让学生懂得体味情感,懂得关爱别人,学会感动,积淀情感,敞开心扉,畅所欲言。这样,学生才会把写作当作一个倾诉的对象,把写作当作倾述的过程。诚能如此,还担忧学生佳作之清流不汩汩而至吗?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多年的作文教学实践表明,只要我们教师有足够的信心、耐心,引导学生平日里多关注社会生活,积淀情感,博览广采,夯实文化底蕴,那么,学生势必厚积薄发,自然能写出令人满意的文章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