池丽纯
针对高一英语课堂教学实际,我一直在思考这几方面的问题:词汇教学,阅读教学和语言点教学。
我们的老师都很注重词汇教学,很多老师都这样做:让学生翻开词汇表,直截了当地显示中文意思,教学生读几遍之后,便将该单词的用法一二三全部教授给学生。其实,我们还需关注学生的词汇学习能力,要尽可能地避免脱离语境和语言孤立地进行词汇教学,我们可以尝试将新单词板书在黑板上或幻灯片上,将单词放到课文中去,放到情景中去,通过老师生动有趣的讲述,让学生猜测词的中文含义,之后教学生该词的读法,顺便教该词派生的各种词性与形式,点到为止,词汇用法等到学生阅读理解文章后,讲解语言点时再讲即可。这样做不仅有助于激活词汇的意义`搭配`用法等,而且有助于学生在语言实际运用中学习`掌握词汇,发展他们在语境中学习词汇的能力。
具体说来,阅读课课有三个目标:阅读理解;解决学生阻碍阅读的核心词汇或结构;培养学生的阅读策略`技巧及词汇能力。所以,我们必须给学生提供一定的思维空间。比如词汇教学时,不必将所有新单词教授给学生,适当留一些到课文中去,让学生在语境中去猜测,去思考;又如;我们可以为阅读课设置一些与考试题型相类似的题目,制作到课件中去,让学生带着问题去阅读,激发他们阅读的欲望,让他们觉得学与考,教与考是一致的。这些题目《Students Times》中A版Into the Text都有,我们可充分利用资源,有意铺设激活因子,让学生明确目标,自主地去探究`学习。
语言点的教学是我们学校英语课堂教学的主旋律。无论从教案中所体现的,还是课堂教学中,我们都过于注重某个词`某个短语的用法,忽视句子结构的分析。结果,会给学生造成误解,认为语法只有单词或短语用法,学生也很困惑:为什么课堂上认真做笔记,专心听讲,可做阅读理解时,长句难句总是看不懂?而且,写作时,总出现句子结构混乱的情况?记得听过高考命题小组组长曾用强的报告,他说了一句话:“我们的学生,只要能掌握好200个名词和200个动词,便可以写出很好的句子,很好的文章。关键是老师们平时要教会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分析句子结构。”这句话给我留下深刻的印象,由此也常常反思我们的语言点教学,反思我们的语法教学。每单元Reading 部分,都揉合本单元的语法重点,如Book 1 Unit 4的语法要点是定语从句,我们讲到带有定语从句的句子便可教学生分析句子成分,教他们拆句,合句。课文中出现了八个含有定语从句的句子,假如老师们讲解语言点时能引导学生分析句子成分,并让学生逐步学会拆句,合句,该单元的语法教学便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句子结构弄清楚了,再贴近课文讲解短语或单词的用法即可,切忌过渡拓展,讲太多了,学生难以接受。如果我们从高一开始便注重整体教学,相信,我们学生的语法填空,阅读理解,写作能力都会逐步提高。
反思一学期来高一英语的课堂教学,觉得我们付出了很多,但也存在诸多不足。希望老师们也多多反思,尽量让我们的课堂教学有理,有序,有效,不要让我们的课堂教学出现“虎头”(词汇教学花费过多时间),“猫身”(主题部分——语言点忽视句子结构分析),“蛇尾”(学生学习收效低)的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