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Education ideas

荀况的教育思想

发表日期:2011/1/22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1393


 

荀况(约前313—前238

荀况,亦称孙卿,世称荀子,生卒年月不详,战国后期赵国人。他是先秦儒家最后一位大师,也是先秦思想的集大成者。在学术发展史上,荀况占有极重要的地位。

一、教育理论的基础——“性恶论”。

荀况认为,孟轲的根本错误是不懂得“人之性伪之分”,什么是“性”什么是“伪”呢?他说:“凡性者,天之就也,不可学,不可事。礼义者,圣人之所生也,人之所学而能,所事而成者也。不可学,不可事,而 在人者,谓之性;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谓之伪。是性伪之分也。”(《性恶》)为什么说“人之性恶”呢?因为“今人之性,生而好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性恶》)

荀况认为性与伪是对立的,也是统一的,“性伪合而天下治”(《荣辱》)他还认为,人可以成禹,是环境、教育和个人努力的结果,他说:“政教习俗,相顺而后成行(《大略》)。只有寻求政治、教育、环境和个体之间的协调和有序,人的造就就是可能的。

二、教育目的

荀况出于礼法并重的政治理想,他要求教育培养推行礼法的“贤能之士”。他把儒者划分为俗儒、雅儒和大儒几个层次。大儒是最理想的一类人才,他们不仅知识广博,而且能有真才实学,能够治理国家。教育应当以大儒作为理想目标。他还认为,教育培养各类人才,要依据德才兼备、言行并重的标准。

三、教学思想

1、学思行结合

    
他说,“吾尝终日而思矣,不如须臾之所学也”(《劝学》)。学是思的基础,思是学的深入,学思精通则知之明,知明而行无过。荀子认为思是学与行之间的关键,学不思者则不明。

    
“解蔽”,就是在学习时防止认识与理解上的片面性。有些学说观点虽然“持之有故,言之有理,但往往蔽于一曲(部分),而暗于大理”,因此要加以分析和审缜地批判之后去伪存真。“解蔽”就是要从片面性的局限中解脱出来,转到全面地看问题。

荀况认为,行是学习必不可少的也是最高阶段。他说:“君子之学也,入乎耳,著乎心,布乎体,行乎动静。”(《劝学》)“学至于行之而止矣,行之明也……”(《儒效》)

在荀况看来,有学、思而得的知识还带有假设性,是否可靠,只有通过实践才能验证,只有到此时,“知”才算真正“明”了。

2、“积累”与“锲而不舍”

    
教学一定要遵循一定的计划与步骤,循序渐进。因为知识是一个不断积累的过程,人的道德情操也是不断培养与提高的过程。“积土成山,风雨兴焉;积水成渊,蛟龙生焉;积善成德,而神明自得,圣心备焉”(《劝学》)。“积”的过程是渐进的过程,教学应根据人的认识规律私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逻辑顺序而逐步深入。“学恶乎始?恶乎终?:其数 (法则,规律)则始乎诵经,终乎读礼;……”(《劝学》)。荀子告诫教师应当熟悉教材的特点、重点与难点,正确理解和讲述儒家经典的微言大义,要因教材而施教。他说:“《诗》言是其志也,《书》言是其事也,《礼》言是其行也,《乐》言是其和也,《春秋》言是其微也”(《儒效》)。

荀子认为用心专一,“锲而不舍”是进学修德的有效方法。学习是积累过程,需要有恒心。学习如同雕刻,“锲而舍之,朽木不折;锲而不舍,金石可镂”(《劝学》)。治学要虚心求实,埋头钻研,“无冥冥之志者,无昭昭之明;无惛惛之事者,无赫赫之功”(《劝学》)。冥冥、惛惛,都是形容深沉,这里指专心致志,心不两用。荀子强调在学习态度与方法上要“虚壹而静”(《解蔽》),即要冷静、客观地、不带任何先见或偏见,实事求是地认识和分析、理解所学习的新内容,不要因为有杂乱的现象,无根据的推测,以及剧烈的感情冲动而阻碍人的正确认识与思维。也就说,不要先入为主,不要盲目类推与牵强附会,要善于独立思索,有自己的见解。只有这样,才能学有长进。荀子说:“君子之学如蜕,翻然迁之”(《大略》)。不断积学,就可以“尽其理”,使自己的知识结构发生更新;要有“善假于物”的本领。所谓“善假于物”,即善于学会利用前人己经积累的知识和工具,才能学有成效、学有创新的意思。

    3
、荀子的教师观    

首先,荀子认为教师工作是崇高而伟大的政治职业。因此,他特别强调教师的地位与作用。“天地者,生之本也;先祖者,类之本也;君师者,治之本也”。(《礼论》)将教师视为治国之本。天地君亲师是礼之本,“礼者,所以正身也;师者,所以正礼也。无礼何以正身?无师,吾安知礼之为是也?”(《修身》)教师是国家政治生活中举足轻重的,因此他告诫统治者应当特别记住,“国将兴,必贵师而重傅,……国将衰,必贱师而轻傅”(《大略》)。是否重视教师,是关系到国家政治命运的一件大事。教师应当受到统治者的崇敬与信用。

    
其二,隆师亲友。荀子十分强调教师的尊严,以为教师具有绝对的权威。主张“师云亦云”,甚至认为:“言而不称师,谓之畔(叛);教而不称师,谓之倍(背)。倍畔之人,明君不内(),朝士大夫遇诸途不与言(《大略》)。又说,非礼,是无法也,非师,是无师也(《修身》)。教师是礼义的化身,必须绝对服从,统治者决不能容许有人背叛、怀疑、非议教师,否则就要以刑法问罪。荀子进一步修证了孔子当仁不让于师的民主精神,把尊严而惮,可以为师(《致士》)作为教师必备的条件之一,使教师成为统治阶级意志的体现者。

荀子认为在教学中,教师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因此,学生应当隆师,主动地接近教师。他认为学习的捷便途径莫过于接受先生的当面教授。其次,荀子认为教学是师生的双边活动,教师的指教与学友的切磋,都是有益于学习的,治学要有良友相辅,“匹夫不可以不慎取友,友者,所以相有也。道不同,何以相有”(《大略》)。学友之间相互切磋,“身日进于仁义而不自知也者,靡(通摩,切磋、研究)使然也”。隆师亲友的原则实施,应当与笃实好学的学习态度结合起来,“知之曰知之,不知曰不知,内不自以诬,外不自以欺"。不懂装懂,强不知以为知,是自欺欺人。先生应当注意培养学生的笃实向学的态度,“故礼恭,而后可与言道之方;辞顺,而后可与言道之理;色从,然后可与言道之致”(《劝学》)。隆师亲友与笃实向学,是儒家素以称道的教学原则与态度,《学记》把这一思想予以发挥,提出尊师重道,师道尊严以及“相观而善”的思想,受到历代学者推崇。

其三,荀子认为教师在教学过程具有主导作用,这种主导作用表现为教师对教学内容、方法、手段的选择与采用的决定作用。深奥渊博的儒家经典经教师讲解与阐发,学生才能原原本本地理解与掌握。通过教师的教授与指点,可以大大缩短学习过程。因此,荀子要求学生隆师、亲师、尊师、忠师。

    
其四,既如此尊师重师,对教师也提出了较高的要求。他认为,为师之道在于有尊严而令人起敬,德高望重,讲解有条理而不违师法,见解精深而表述合理。他说:“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尊严而惮,可以为师;
艾(耆艾老人的通称)而信,可以为师;诵说而不陵不犯,可以为师;知微而论,可以为师:故师术有四,而博习不与焉。”这是说,教师除了有渊博学问之外,应具备四个基本条件:一要有尊严和威信,二要有丰富的阅历和崇高的信仰,三要有讲授儒家经典的能力,能够根据教材的内在逻辑,循序渐进,诵说时有条有理,不凌不乱,四要能钻研和精通教材的精髓,并且善于阐发微言大义。

    
荀子认为,教师应当具有善喻的讲解能力,“譬称以喻之,分别以明之”(《非相》)。此外还要善于辩论,批评不仁之言,做到“小辩而察,见端而明,本分而理”(《非相》)。这些思想均为《学记》继承与发挥,成了对封建社会教师的教授能力的基本要求。

(景行编辑)

上一篇:墨子的教育思想

下一篇:昆体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