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Education ideas

陶行知及其教育思想之七

发表日期:2011/1/21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1043


 
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陶行知
 
陶行知的人格理想和价值追求
 

1.人生观——人为何而来?

陶行知先生的人生观:人生天地间,各自有秉赋。为一大事来,做一大事去。

何事为大?莫若开启民智,富民强国!陶行知说:我们以为人生大事只有四个大字:“促进文明”。

陶行知有很好的国学功底,善于创新性的利用传统文化。儒家经典《大学》中有“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他将其改为“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人民之幸福。”

社会之文明,人民之幸福,民族之强盛,就是陶行知要做的“大事”。

信仰与事业的合一造就了陶行知的人格理想,就是依靠教育来兴世救国的教育理想!

兴世救国,就是他的人格理想,就是他所谓的“大事”,为此,他可以将一切——甚至生命,都置之度外!正所谓“虽九死其犹未悔”!

 

相对于伟大的目标,千难万险,都显得无足轻重。为了远大理想,毫无怨言,无所畏惧,义无反顾。为兴世救国而来,为兴世救国而去。高远的理想,成就伟大的性格!

不同的价值观,决定了不同的人生轨迹!心志决定命运,态度决定高度!

大志成就大才;大才必有大志!

大气成就大师;大师必有大气!

 

周恩来喊出“为中华崛起而读书”口号时,并不知道自己就是未来共和国的总理!

“会当水击三千里,人生自信两百岁”的毛泽东也未必知道自己就是国家的领袖!

以私利主义、功利之心去励志,也不是错,但是没底气和后劲,没有可以永续的动力!

“金榜题名”、“光宗耀祖”

      “衣锦还乡”、“洞房花烛”,不妨以此为志,至多会多一些人“改变命运”;但是不会有“大器”和“大师”,可能也会多一些“孔乙己”,多一些“范进中举”,抑或多一些“白眼狼”、“汉奸”,也未可知!

21世纪的中国,居然“状元”满天飞,以“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的“古训”为学生励志的大有人在。谓之“封建残渣泛起”过分吗?

误人子弟,误家误国!简直是罪不可赦!

即使封建时代的“大器”和“大师”,也不是“洞房花烛”鼓励出来的,而是“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士不可不弘毅,任重而道远”、“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国家兴亡,匹夫有责”(顾炎武)、“三军可夺其帅,匹夫不可夺其志”的志向历练出来!

华罗庚:心甘情愿当人梯,鞠躬尽瘁育英才

陶行知: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杨昌济:强避桃源作太古,欲栽大木拄长天

……

左宗棠:身无半亩,心忧天下

岳飞:以“精忠报国”刺身

陆游:位卑未敢忘忧国

范仲淹:先天下之忧而忧,后天下之乐而乐

……

2.教育宿命——兴世救国的途径

为什么他会一生献身于中国的教育事业?

为什么他特别关注平民教育、乡村教育?

人民贫,非教育莫与富之;人民愚,非教育莫与智之……教育实建设共和最要之手续,舍教育则共和之险不可避,共和之国不可建。

我的毕生志愿是,通过教育而非武力来创建一个民主国家。……我坚信,没有真正的公共教育就不可能有真正的共和国。

 

为什么首先创办师范?

教育大计,教师为本。

师范教育可以兴邦,也可以促国之亡。

农不重师,农必破产;工不重师,工必粗陋;国民不重师,国家不得富强;人类不重师,则世界不得太平。

他的乡村教育情结

     “中国的根本问题,便是中国乡村教育之根本改造”。

      使学校成为改造乡村生活的中心,使教师成为改造乡村社会的灵魂。

他的教育思想不是“知识目的论”,而是“社会改造论”,其全部内涵都是通过教育来实现对整个社会的改造。

行知精神就是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以及由这种责任感生发出来的博爱精神、奉献精神、创新精神、实践精神、探索精神,而这又都与他对国家,民族,大众的前途命运的关心紧密地联系在一起。

他不是以救世主的身份出现的,而是以殉道者的身份出现的,这个道就是救国救民。 

陶行知的人生选择:

1)职业的选择:学医——学文——学市政——学教育。陶行知最终弃市政学教育,拜美国新教育创始人杜威为老师。

    他说:“教育是国家万年根本大计,不普及人民大众的教育,谈振兴中华,乃是一句空话。”  “万年大计,教育为本。”

2)去留之择:面对美国老师的挽留,陶先生选择了回。归国途中,陶行知在谈自己的理想时说:“我要使全中国人民都受到教育”

3)教育面向谁——劳苦大众。陶行知先生把“小众”教育改为大众教育,提倡平民教育,开展平民教育的伟大实践。

4)实施教育的重点放在城市还是农村?陶行知选择放在农村。

他提出:以农立国的中国,乡村教育是立国的根本。教育必须下乡,知识必须给予农民。

5)回国三愿

宣传抗战回国三愿:一是创办香港业余职业学校;二是创办晓庄研究院;三是创办重庆育才学校。

一次次选择,说明了什么?

 

现实的反思:

“知识改变命运”,但改变谁的命运?是个人的命运还是国家、民族的命运?

乡村社会要不要存在?乡村社会要不要发展?乡村社会靠谁来发展?社会主义新农村靠谁来建设乡村教育究竟应是为农教育还是离农教育?乡村教育该不该与城市教育有所区别以及该有什么样的区别?

发扬行知精神应该且必须与振兴中国社会结合起来,使我们的学校都成为改造社会的中心,使我们的教师都成为改造社会的灵魂,使我们的每个孩子都成为富有责任心和使命感的公民。

为什么办教育?为谁办教育?如何办教育?教育改变命运,改变谁的命运?

                   3.万世师表——人格魅力与高尚情操

1)淡泊名利——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2)师表风范——“以教人者教己”;“为了苦孩,甘为骆驼”;“捧着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

从野人生活出发,向极乐世界探寻;面包与水仙花的生活才是美的生活,我们需要黄金,我们需要真理,要用真理来换取更多的黄金。

人人喊我老夫子,其实我的生活不如老妈子,吃不饱来饿不死,为了苦孩甘当骆驼也是心甘情愿的。

做真人办真教育

千教万教,教人求真;千学万学,学做真人。

追求真理做真人。做中华人。不做人上人,不做人下人,不做人外人,要做人中人。

3)爱满天下,乐育英才!

4. “浩然之气”与“丈夫之志”——陶行知的君子人格

“浩然之气”的命题,见于《孟子·公孙丑章句上》,告子问曰:“何为浩然之气?”孟子曰:“难言也。其为气也,至大至刚,以直养而无害,则塞于天地之间。其为气也,配义与道……”。说明修养浩然之气,要配之以“义与道。

“大丈夫”一语见于《孟子•滕文公下》,曰“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此之谓大丈夫。”

也就是说富贵不能使他的心惑乱,贫贱不能使他的节操改变,威武不能使他的意志屈服,这样的人才能配得上“大丈夫”这个尊称的。从而“大丈夫”就成为有品德、有志气、有作为、有血性的好儿男的美称。

这是一种基于道义、责任和正气的君子人格!可谓知识分子的骨骼,中华民族的脊梁!

千百年来,无数仁人志士为兴世济民,自强不息,奋斗不止,“虽九死其犹未悔”,所依靠的正是这种“浩然之气”与“丈夫之志”!

陶行知以教育救国济世,以极强的责任感义无反顾地投身到平民教育实践中去;为了道义和正义,面对屠刀而不惧,愈挫愈奋,奋斗到底!

这种力量的来源,很大程度上是这种“浩然之气”与“丈夫之志”。

“失败是成功之母,奋斗是成功之父”

“立大志,求大智,做大事。”

1946年,陶行知先生在“致育才同学会上海分会全体同学”——《为民主斗争前赴后继》中,号召同学为争取民主而团结,学习李公朴,“再接再厉,前赴后继,屡败屡战,以底于成。”“让我们再详说英勇的民主战士是怎样培养出来。第一套功夫是‘仁者不忧,智者不惑,勇者不惧,达者不恋’。第二套功夫是‘富贵不能淫,贫贱不能移,威武不能屈,美人不能动’。有了这些德性,无论遇着什么关口,也会胜利的通过。虽杀身亦成仁了。”

这是中国知识分子的骨骼和“正面”,也是中国教育传统中的骨骼;现实的教育需要是“缺钙”的,现世的文人是“缺钙”的!“缺钙”的文人做不成大事,“缺钙”的教育、小心眼的教育、自私的教育、鼠目寸光的教育,培养不出大师和“大器”!

其反面是:穷酸、迂腐、纷争、自私和小气。

陶行知在其教育救国的实践中所表现出的精神是永远值得我们学习的:

勇于开辟的实践精神;矢志不渝的奋斗精神;淡泊名利的奉献精神;与时俱进的创造精神;追求科学的求真精神。

师陶学陶:

医个人“千忧”,治教育“百病”。工作会因此而不同,生活是因此而不同,事业会因此而不同,境界会因此而不同,生命会因此而不同!学陶师陶,会使你因此而与众不同!

(景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