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山景行Education ideas

陶行知-《教学做合一》

发表日期:2011/1/22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8739
 

《教学做合一》的有关论述

因为重教太过,所以不知不觉的就将教和学分离了。依我看来,教学要合一,有三个理由:第一,先生的责任不在教,而在教学,而在教学生学。第二,教的法子必须根于学的法子。第三,做先生的,应该一面教一面学,并不是贩买些知识来,就可以终身卖不尽的。《教学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21

   
前年在南开大学演讲时,我仍用教学合一之题,张伯苓先生拟改为学做合一,我于是豁然贯通,直称为数学做合一。《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l卷第125


教学做合一,亦是晓庄的基本原则。就是会者教,不会者学;如何做,则如何教,亦如何学。光学而不做,或是光教而不做,都不是彻底的教育。 《仍在不辍研究中的活的教育》 《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494


教学做合一这个理论包括三方面:一是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二是对事说是做,对己说是学,对人说是教;三是教育不是教人,不是教人学,乃是教人学做事。无论那方面,成了学的中心,即成了教的中心。要想教得好,学得好,就须做得好。要想做得好,就须在劳力上劳心,以收手脑相长之效。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57

教学做是一件事,不是三件事。我们要在做上教,在做上学。不在做上用功夫,教固不成为教,学也不成为学。《教学做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126


教学做合一是生活法,也就是教育法。它的涵义是:教的方法根据学的方法;学的方法根据做的方法。事怎样做便怎样学,怎样学便怎样教。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在这个定义下,先生与学生失去了通常的严格的区别,在做上相教相学倒成了人生普通的现象。《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0教学做合一是生活现象之说明,即是教育现象之说明。在生活里,对事说是做,对己之长进说是学,对人之影响说是教。教学做只是一种生活之三方面,而不是三个各不相谋的过程。《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0


教学做合一有两种涵义:一是方法;二是生活的说明。 在方法方面,它主张教的法子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根据做的法子。不然,便要学非所用,用非所学了。


在又一方面,它是生活的说明: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从先生对学生的关系说,做便是教;从学生对先生的关系说,做便是学。先生拿做来教,乃是真教;学生拿做来学,乃是实学。《湘湖教学做讨论会记》《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0


教学做合一不是别的,是生活法,是实现生活教育之方法。 《晓庄三岁敬告同志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558


从学习的原则看起来,事怎样做,就须怎样学。譬如游泳,要在水里游;学游泳,就须在水里学。若不下水,只管在岸上读游泳的书籍,做游泳的动作,纵然学了一世,到了下水的时候,还是要沉下去的。《学生自治问题之研究》《陶行知全集》第l卷第30


教的法子要根据学的法子;学的法子要根据做的法子。教法,学法,做法是应当合一的。我们对于这个问题所建议的答语是:事怎样做就怎样学;怎样学就怎样教;怎样教就怎样训练教师。

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90—9l

一、 先生的责任在教学生学;

二、 先生教的法子必须根据学的法子;

三、 先生须一面教一面学。这是教学合一的三种理由。第一种和第二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学生的学联络;第三种理由是说先生的教应该和先生的学联络。有了这佯的联络,然后先生学生都能自得自动。《教学合一》 《陶行知全集》第l卷第24


中国教育的一个普通的误解是以为:用嘴讲便是教,用耳听便是学,用手干便是做。这样不但是误解了做,也误解了学与教了。我们主张教学做是一件事的三方面:对事说是做,对自己之进步说是学,对别人的影响说是教。《答朱端琰之问》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9


中国教育的第二个普通的误解,便是一提到教育就联想到笔杆和书本,以为教育便是读书、写字,除了读书、写字之外便不是教育。中国的教员、学生,实在太迷信书本了。他们以为书本可以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他们以为要想耕田、织布、治国、平天下,只要读读书就会了。他们忘记了书本也是事的工具,与锄头、斧头是一类的东西。 《答朱端琰之问》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19—20

“
会做的教人,不会做的跟人学,是我们的座右铭。 《中国乡村教育运动之一斑》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368

事该怎样做便该怎样学,该怎样学便该怎样教。教而不做,不能算是教;学而不做,不能算是学。教与学都以做为中心,在做上教的是先生,在做上学的是学生。 《教育的新生》《陶行知全集》第3卷第594


我们可以说:不做无学;不做无故;不能引导人做之教育,是假教育;不能引导人做之学校,是假学校;不能引导人做之书本,是假书本。在假教育、假学校、假书本里自骗骗人的人,是假人——先生是假先生,学生是假学生。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2


人不同,则教的东西、教的方法、教的分量、教的次序都跟着不同了。我们要晓得受教的人在生长历程中之能力需要,然后才晓得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晓得了要教他什么和怎样教他,然后才晓得如何去训练那教他的先生。《中国师范教育建设论》 《陶行知全集》第1卷第91

   
是在劳力上劳心。因此,含有下列三种特征:()行动;()思想;()新价值之产生。 《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2

   
我们可以说:做是学的中心,也是教的中心。我们也可以说:教学做合一便是生活。倘若我们赞成生活即教育的主张,那末,生活教育必是教学做合一的;生活教育内之教与学,必是以做为中心。《答朱端琰之问》《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27

   
做是发明,是创造,是实验,是建设,是生产,是破坏,是奋斗,是探寻出路。《教学做合一下之教科书》 《陶行知全集》第2卷第651

(景行编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