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家长感言】 小小孩的故事多

发表日期:2011/2/16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819
  小小孩的故事多
  ■李莉

    为人父母者在人群中总是很容易被识别出来,因为他们最爱讨论的话题就是孩子,父母们为此常常说上好久,那是因为孩子身上能说出来的故事特别多。

    “‘我长大了’儿童行为启蒙故事”系列中有一个故事《我不玩了》非常适合儿童阅读,看到这个故事时,我一边读,一边笑,因为故事里的小鹿像极了我的女儿。她两岁多,最喜欢说的话是:“这是我的!”只要她看见的、喜欢的、想要的统统都是她的。您的孩子是不是也有这样的时候?小小孩们就是这个样子,千万不要认为她是自私、粗暴、吝啬的小女生,只是小小的她还弄不懂自己和他人的关系、分不清自己与他人的区别而已。她不坏,只是还没有长大。

    遇到问题时,父母不要忙着用成人的定义评判幼儿的行为,更不应该随便地指责孩子的行为,因为他们看待世界的方式和成人是不一样的。

    儿童成长到了一定阶段,大概两岁多时,就开始区分自己和他人,有了自我的概念,小小的他们一直在适应和发现这个社会。婴儿时期,他们认为这个世界全是他的,一睁眼就有了,一闭眼就没了;哭一声就有吃的了,再哭一声屁屁就舒服了……直到他们渐渐长到两岁左右,才会完全理解“我”是这个世界上独立的一部分,所以通常也就是在两岁左右,孩子才开始使用“我”这个代词。“我”的出现是孩子心理成熟的一个标志,当然,从这个阶段开始,孩子最爱说的话就是:“这是我的!”“他不听我的”……

    父母常常会为孩子出现这样那样的问题而感到苦恼,不知道该用怎样的语言去向幼小的孩子解释,才能让孩子理解。其实,适合孩子年龄段的故事、符合他们心理特点的故事,就是敲响他们心门的钥匙。

    《我不玩了》里的小鹿多像个小小孩——“鹿这个家伙,不管什么事情,都想按自己的想法来做。”开篇第一句就是这么说的。

    小小孩——鹿和她的朋友玩“石头、剪刀、布”。玩着玩着,她开始耍赖皮了,明明她输了,轮到她找,可她就是不干,大家只好重新划拳,只会藏脚、不会藏头的她很快就被抓住了。看,这不是小小孩又是谁呢?我的女儿就总是藏在一个地方后,如同鸵鸟一般脸朝地板、翘着屁股喊:“妈妈,你来找我啊!”

    故事继续,继续划拳,可是划着划着,小鹿又不干了,她不当找的人,还只肯出石头,要求别人必须出剪刀,好让她赢。一开始别人还让着她,玩着玩着,大伙都不干了,谁肯一直让着她啊!

    故事到这里峰回路转了,原来小鹿霸道、蛮横、不守游戏规则是因为她长着蹄子,所以只能出石头,不能出布和剪子啊!她一直觉得这个游戏对她而言不公平,又不知道怎么说出来。唉,难怪她这样了,她不就是个干不了、还想干,还非常想赢的小小孩吗?我可怜的孩子啊!

    还好,大家想出了新办法,用嘴巴作出石头、剪刀、布的样子,游戏继续!

    看,多简单,小朋友们理解了鹿的痛苦,也就原谅了她的蛮横、赖皮,他们一起想办法来解决问题了。假如生活中,您的孩子也碰到了这样的痛苦、遇到了耍赖的朋友,来吧,咱们一起听听《我不玩了》这个故事,看看故事里的小朋友们是怎么做的吧!
    理解孩子,给孩子找到合适的故事,然后读给他听。您和他偎依在一起,共同分享这个适合他的故事,这就是对他最好的教育。在昏黄的灯光下,您给孩子讲着故事,这一幕也将是他一辈子的美好回忆。

《中国教育版》2011127日 星期四,第六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