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精彩极了”和“糟糕透了”

发表日期:2011/1/27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544
 

精彩极了糟糕透了

——有感于对一堂课中美两国截然不同的评价

[]

报载有一次,美国教育代表团来中国某大都市考察。

为了显示中国教育教学最高水准,该市教育部门精心挑选了一所重点中学,安排了一位资深的中国教育专家-------某中学特级教师上课。

上课时,师生的对话交流,教师的表演发挥得淋漓尽致,课堂气氛十分活跃,学生纷纷举手,班上不时出现一片森林手。师生配合得天衣无缝。这一堂课,掌声,笑声,欢呼声不时响起。在座听课的教育专家,老师,领导无不拍案叫绝:这堂课真是精彩极了。下课前30分秒,教师问:这堂课就上到这里了,同学们还有什么问题吗?”“没有了。全班同学异口同声地回答。太妙了!学生们所有的问题在课堂上都得到了解决。顿时,全场掌声雷动。这堂课真是再精彩不过了!

轮到评课了,中方教育人员议论纷纷,盛赞不绝。唯独美方代表一言不发。

要告别了,中方教育人员将美方代表团送上飞机时,中方代表再也憋不住了,说:那堂课如何?你总得说说啊!不料美方代表语出惊人:我觉得那堂课糟糕透了。一开始学生纷纷提问,表现出极强的探究精神。可是课上完后,学生却一个问题都没了,这不是把学生天性给抹杀了吗?一个学生,连探究欲都没了,哪还会有什么创新精神呢?这不是把学生教傻了吗?

[]

这则故事,让我联想到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最近搞的一次世界各国青少年学生教育质量对比抽测,结果显示:中国的学生应试水平世界第一,但在动手实践,创造力这项我们在153个国家和地区中排名倒数第三。这就不难找出原因所在。我们的基础教育,老师重视的强调的、突出的变成了一张张高分试卷。而我们所忽视的顺理成章地成了我们的软肋。

中美两国的教育评价观迥异,很值得我们借鉴,反思。然而长期以来,我们的中小学教育界往往津乐道于如下观点:中国的基础教育是扎实的,成功的,值得美国同仁好好学习,问题只出在我们的高等教育,板子理应打在各级各类高校身上。

现在看来,恐怕不能把黑锅都让高校背吧。中小学课堂从小就不注意培养学生的问题意识和探究精神应是主要症结。我们的中小学课堂往往满足于解决问题,画句号,甚至感叹号,而不引导学生去发现问题找问号。久而久之,以至于到现在中国大陆还没有出现一位诺贝尔奖获得者,中国的教育赢在起点,输在终点,一直在低水平徘徊了也就不足为奇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