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今成功者的读书法之三

发表日期:2011/2/19 0:00:00    出处:    作者:     点击:999
 

11. 张溥——七录法

明代文学家张溥,年幼时天资不佳,记忆力较差。虽然还算得上勤奋好学,但读过的书,过后便忘了。他很是苦恼,曾经气得用拳头擂自己的脑袋,大骂自己是笨蛋。不过,他并不因为自己天资较差而气馁,仍然刻苦攻读,孜孜以求。并且根据自己“笨”的特点,想出了一个“笨”办法:每阅读一篇新的文章,都工工整整地将它抄在纸上,一边抄一边在心里默诵。抄完后高声朗读一遍,并不将它保存起来,而是立即投进火炉里烧掉。烧完之后,再重新抄,重新读。这样连续7 次,一篇文章就等于读了14 遍,不说滚瓜烂熟,但其主要内容总是记住了的。这样长年累月地读书、抄书是很辛苦的,张溥的手磨起了老茧,一到冬季,冻裂淌血,钻心般的疼痛,但他仍然坚持不懈,多年如一日地下他的“笨”工夫。他还将自己的书房取名为“七录书斋”,以自勉自励。

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多年的努力,张溥终于成为有影响的文学家,写出了《五人墓碑记》等名作,并编辑了《汉魏六朝三百名家集》等有价值的书籍。

当然,我们今天介绍张溥的“七录”法,并不是要青少年朋友机械地去学习、模仿。在科学文化高度发展的当今世界,知识不断更新,信息不断膨胀,单凭“七录”能“录”得了多少呢?但是,我们从张溥的“七录”法中却能够得到一点启示:天资差,不足畏,天道酬勤;堡垒坚,亦不足畏,专而攻之,必能攻而破之。

12. 顾炎武——万里行路法

清初年间,在鲁、冀、辽、晋的交通要道上,出现了一个行为有些奇怪的人。他约摸五十出头的光景,衣着简朴,带着两匹马和两头骡子。自己骑在一匹马上,另一匹马和骡子则驮着沉重的大筐,筐子里满满当当装的全是书。

马在平坦的道路上走着,这个人坐在马背上半闭着眼睛,咿咿呀呀地背诵起来了。背着背着,忽然有一处“卡壳”了,他便立即勒住缰绳,翻身下马,拿出书本将背不出的地方反复温习几遍。直到书背熟了,再继续策马赶路。

每行至一处关隘要塞,他便去找几位老兵或退伍的小卒,仔细询问有关地理、历史等情况。如老兵们说的有些与书上记载的不相符,他便亲自到实地考察,一处一处地核对清楚,然后写下笔记。途中若是遇到好书和珍贵文物,他就买下来;若别人不卖,他就全文抄录或是借来读完了再走。

这位游学先生姓顾,名炎武,是明末清初著名的爱国志士,也是我国历史上杰出的学问家和思想家。他曾在文章中写道:“自少至老,手不舍书。出门,则以一骡两马,捆书自随,过边塞亭障,呼老兵谐道边酒垆,对坐痛饮,咨其风土,考其区域。若与平生所闻不合,发书详证,必无所疑而后已。马上无事,辄据鞍默诵诸经注疏??这里描述的就是他自己游学读书的情形。

顾炎武这种“读万卷书,行万里路”的读书法,有许多好处:一、通过实地考察,能够纠正书本上不少错误的记载;二、能够将书本知识与实际相结合,学以致用;三、能够学到许多书本上没有的知识;四、能够发现许多原来不曾读过的新书、好书。

如本文开头所说的,顾炎武五十多岁以后开始的这次大规模的游学活动,到达了山东、山西、河北、辽宁、陕西、甘肃等地,察看名关要塞,游历名胜古迹,跋涉名山大川,往来行程两三万里,所读新书又达一万余卷。

由于顾炎武书本知识和社会知识都非常宏博,所以对天文、历法、数学、地理、历史、军事和治国之道等都有深刻的研究,一生著书几十部,卷帙浩繁,在我国学术史上享有很高的声誉。

13. 郑板桥——精当法

清代著名画家、“扬州八怪”之一郑板桥,艺术上造诣高深,他的画、诗、书被人誉为“三绝”。郑板桥在读书方面也颇有见地。他说:“读书要求精求当,当则粗皆精,不当则精皆粗。”他还说:“读书求精不求多,非不多也,唯精乃能运矣,徒多徒烂耳。”郑板桥的“精当”之说,就是要求读书要注意选择,不能捡到篮里都是菜,抓到什么就读什么,随便瞎读一气。不加选择地读书,不仅浪费时间,浪费精力,于学业无补,而且还可能受一些坏书的腐蚀,于身心有害。

选择书籍要求“当”,这“当”的标准要根据各人的实际情况来定。我们现在的“当”与郑板桥那个时代的“当”肯定不同,就是我们每个人所需要的“当”也大有迥异。一般说来,我们现在要从两个方面来选择适当的书:一是要考虑思想内容是否健康,对品德修养、陶冶情操有无益处;二是要考虑对自己的科学文化学习有没有帮助。

郑板桥一旦选定了他认为“当”的书,就潜心精读。他读书是很勤奋的,“舟中、马上、被底,或当食忘匕筯,或对客不听其语,并自忘其所语,皆记书默诵也。”简直到了入迷的程度。

郑板桥还写过一首读书诗:“读书破万卷,胸中无适主,便如暴富儿,颇为用钱苦。”这里所说的“适主”,是指自己的主张、主意,也就是说读书要坚持独立思考,不能人云亦云,做书本的奴隶。如果没有这一条,即使选到了再适当的书,再刻苦地精读,也是不能收到好的效果的。

14. 梅文鼎——四不怕法

许多人都说,我国是文明古国,也是历史上的科技强国,四大发明就是很有力的证明;只是到了明清以后就衰败了,科学技术落后了。落后是事实,但就是在落后的年代,也还有争气的科学家出现。清代的著名数学家梅文鼎就是一位。梅文鼎出生在安徽省宣城县,自幼跟父亲和老师学习天文和数学,后来成了17 世纪世界上最有成就的数学家之一,与英国的牛顿、日本的关孝和齐名。梅文鼎是怎样获得成功的呢?

有人总结过他的读书方法,认为他读书有四个特点,现转引如下:

“一是不怕难。遇到难懂的地方,他从不绕开,越难越去钻研。他常常为了弄懂一个难点,忘了吃和睡。

“二是不怕烦。他所读的数学书,大都是流传很久的、残破不全的本子,读起来往往前文不接后语,很麻烦。梅文鼎总是耐心地设法抄写,凑成完整的本子。有时这本书与那本书文字有不同,即使只是一字之差,他也总要把它考订得清清楚楚。

“三是不怕苦。他读书很勤奋,有一个叫刘辉祖的人曾经和梅文鼎住在一起,他对梅文鼎的学习情况最了解,他说:‘每天夜里鼓楼上已经打四更了,梅文鼎还在灯下读书。天刚蒙蒙亮,他又起床读书了。’

四是不怕丢面子。梅文鼎遇到自己实在解决不了的难题,就记在本子上。出门时,他就带上这个本子,只要遇到懂数学的人,就虚心请教,哪怕是年轻的学生,他也不耻下问。”梅文鼎的“四不怕”精神,是值得我们学习和效法的。

15. 叶奕绳——约取实得法

“约取”而“实得”的读书方法,这是明末清初文学家叶奕绳的一个小小的创造。清朝人张尔歧在《蒿庵闲话》中是这样记载的:叶奕绳生性迟钝,记忆力极差,读起书来往往如过眼烟云,前读后忘。不过,他并没有因为自己的天资较差而沉沦,而是奋发苦读,并想出了个“笨鸟先飞”的土办法。

每读一本书,凡是自己喜欢的篇章、段落或是格言、警句,就用纸把它抄录下来,认真诵读十余遍,然后一张一张地贴在墙上,每日多则抄上十余段,少则六、七段。每当做事累了,需要休息片刻的时候,他就在房间里来回踱步,边走边读墙上的那些纸片,每天要读三、五次,直至读得滚瓜烂熟,一字不遗为止。等到四壁都贴满了,就将过去所贴的取下,收藏起来,再把当日新抄的贴上去,填补空白。就这样,随取随补,从不间断,一年下来,起码可以积累三千多段精彩的文字。数年之后,肚子里的“墨水”就很可观了。由于有了丰富的积累,写起文章来便“下笔如有神”。后来,叶奕绳竟成了一名学识渊博,文采横溢、擅长戏曲的著名文学家。

他在总结自己的读书经验时,深有感触地说:“不如予之约取而实得也。”意思是读起书来,与其浮光掠影,一无所获,还不如像我这样每天记一点,看起来似乎取之不多,但是日积月累,到时候实际收获却不少哩!
 
张尔歧对叶奕绳的“约取实得”读书法推崇备至,并且联系自己的经历现身说法。他说,我年轻时虽然听说过叶奕绳的这种读书方法,却没有照着做,待到年迈力衰,再回忆过去所读的东西,已一个字都记不起来了,以致下笔做文时感到很窘迫,真是后悔莫及。他还说,我之所以将叶奕绳的“约取实得”法记入《蒿庵闲话》,目的就是为了使“此法不没人间”,使它一直流传下去,让后世那些“少年有志者”得以借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