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教育征文比赛:
谈“孝”
高一(19)班 王俊淇 二等奖
“孝”,它似乎只是一种礼仪,却让生活流淌着淡淡温情,它不能改变日子的快慢进程,却把岁月凝聚成影集。
——题记
孝乃华夏之礼仪,为人之伊始。所谓“百善孝为先,万恶淫为源。常存仁孝心,则天下凡不可为者,皆不忍为,所以孝居百行之先。”由此可见,孝是为人的根本所在,体现了一个人的品德,更体现出一个人的修养。
自古孝便有之,漫漫历史长河,忠孝之心可数。春秋时期的老莱子,戏彩娱亲,仁孝为乐。明朝时“父仇围难前湔雪,千古流芳忠孝名”的沈云英。此外,还有女扮男装,代父从军的花木兰。它们的忠孝之心,在华夏大地上广为传颂,任岁月雕琢永垂不朽。
村里一位年迈古稀的老太太,患了严重的老年痴呆症,整天衣衫不整,言语糊涂,行动盲目,还不时像个顽童一样搞些让人费解的事情。她再也不能为儿女们操劳了,只带给他们无穷无尽的拖累和麻烦几个儿女一开始还勉强轮流照应,后来就渐渐懒怠了。儿女们借故久不探望,唯一的儿子则认为姐妹们把一个“老废物”推给自己吃了大亏,对老人更是恶言厉语,淡茶薄饭,夏天一床草席冬日一床破被,许久之后,偶然听闻老人已被抛下,在昨年秋意正浓时悄然离去。有时候,觉得人生甚是短暂,政坛的龙争虎斗,高海的朝阳夕晖,情场的追风逐月,百姓的柴米油盐……“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人必有暮年时,又有多少人如老人一样,伴随着远去的只有冷冷清清的丧葬曲。这种事在生活中屡见不鲜,但又有多少人,能够从中懂得了什么,看透什么。
所谓“孝在于质实,不在于饰貌。”当今社会,多少人能够理解“孝”,真正做到了“孝”。给父母买一栋房子,一笔财富,“孝”仅是如此?殊不知。父母更需要的是儿女的一句问候,一点关怀,一些陪伴,孝其实很简单。
苍茫人世,万事万物都有自己命定的道路,一切都注定要走到尽头,在虚空中退出,消逝在毁灭里,只有永恒的“记忆”——对父母的那份孝心,才能让美丽永存,不会消逝。
记得父母曾告诉我,想要在这个社会上混出一片天地,首要的是搞好人际关系,一开始我只是懵懂,时间久了便渐渐明白,人际关系是人生的网络,它影响我们一生的途径。父母是我们坚固的后盾,不要忘记,当我们无奈时,当我们绝望时,当我们沉沦时,父母一直在我们身边,从未离开过。
端上一杯清茶,沐浴在暖暖阳光中,品读古今悠悠之孝,感受孝的真谛。你会发现,孝是如此的美丽。当你看到父母粗糙的双手,当你看到父母额头上那被岁月划过的,渐渐明显的皱纹,还有那失去光泽,微微泛白的发丝,你是否有所触动,你是否还能让父母操心。尝试一下,端起一杯水,递到父母手中,抚摸他们粗糙的双手,亲情在这一瞬间定格,在一瞬间放大。羊有跪乳之恩,鸦有反哺之情,更何况人。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亲不待。”岁月无情,它不会为我们停留,它不会予我们提醒。从此刻起,让孝永在,绽放生命的光彩,散发人格的飘逸。